桃園縣楊梅鎮埔心眷村過往 109年7月
一、國軍軍眷服務工作的起源
國軍眷村的起源,可追溯至民國21年國軍第1師進駐江西,師長胡宗南將軍指派專人負責安置隨軍眷屬的生活、集中居住、代付房租等事宜。當時對軍眷照顧,沒有制度規範,大都是自籌經費辦理的軍人福利,只有少數部隊,才有能力解決軍眷居住的問題。
抗日戰爭前,部隊營長階級以上的軍官才得准予結婚,而當時習俗普遍早婚,有許多人從軍時即有家眷。民國26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,政府頒布「應徵新兵及其家庭鼓勵辦法」、「出征抗敵軍人婚姻保障條例」,30年又頒布「優待出征抗戰軍人家屬條例」,照顧軍眷有了法令的依據,各部隊開具「出征抗敵軍人家屬證明書」,讓軍人家屬的生活、財產、就學、就醫等方面,有相當的照顧及保障。有的部隊設有留守處,負責軍眷聯繫,協助眷屬隨部隊移防及生活照顧。像與埔心眷村有關的第5軍、第18軍、第19軍、第52軍、第87軍等部隊,在38-39年間退守舟山群島、金門、台灣時,均有專人負責隨軍眷屬的交通、住宿等安排。39年1月,政府在東南長官公署之下設立軍眷管理處,軍眷業務步入正式的管理機制,同年軍眷管理處改隸聯勤總部留守業務署。47年頒布「國軍在台軍眷業務處理辦法」,規範軍眷福利含括醫療、就學、住宅、就業四大部分。
二、台灣眷村的形成與變遷
民國34年8月15日,日本宣佈投降, 9月3日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,10月25日國民政府代表在台北市接收日本第十方面軍投降。台灣光復後軍公教單位,利用接收的房舍安置眷屬,戶數多者立了村名。後來所泛稱的「眷村」,則僅指軍方所籌建的眷舍。
台灣眷村,是因戰爭形成的特殊聚落,也是動亂年代的歷史見證。民國34年海、空軍部隊來台接收基地,較有充裕的房舍可以安置眷屬居住。國共內戰,國軍作戰失利,民國38年底政府播遷來台,帶來大規模的移民潮。37年臺灣人口為6,806,136人,而這一時期的移民人數約120萬,其中軍人約60萬。政府來台之初,無久居之意,也無財力普設眷村。當時陸軍營房散佈各地,隨軍而來的家眷部份暫住日遺房舍,如北功10號賴女士4歲隨父母來台,部隊在台中東勢借用日本人留下的大倉庫安置眷屬;或租借在民宅、學校、寺廟、農舍為家,如四維新村許多第5軍的眷屬,38年隨部隊來到金門,41年眷屬先行來台,在新竹北埔由軍方找房舍安置,部隊則於43年調回桃園縣。三龍新村第87軍的眷屬,39年5月隨部隊由舟山群島來到彰化員林,軍方租用員林市場附近的民宅供眷屬居住;也有在曠野搭寮為家,如三龍新村77號程家3口人,44年在台北新店百忍里十二張路搭建茅棚為屋,45年7月再搬進三龍新村居住。
後來部隊利用軍用土地,以兵工自建方式,改建日遺營房為眷舍,或自籌經費或向民間募款,由兵工興建三百多處眷村安置官兵家屬,既能改善生活安定軍心,也讓軍眷間得以互相照應。民國45年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提出「為軍眷籌建住宅」的構想,帶領「婦聯會」在政府協助及工商界募款支持下,有計畫的捐建眷村。40年到54年間,美援物資經費來台,政府有更多的能力照顧軍眷生活。全台灣列管共有886個眷村合計10萬8仟餘戶,桃園縣境內共有86個眷村,約15,000戶。
三、桃園眷村
桃園最早的眷村,為民國34年10月空軍在蘆竹接收日軍營舍,改建46戶的「建國五村」。45年桃園縣外省籍人口比例為7.16%,至55年增加為10.86%,77年則高達21.5%的比率。這段期間在桃園縣大量興建眷村,帶來不少外省籍人口。婦聯會民國71年的統計數據,全台有計98,535戶眷舍,計有467,316人,桃園縣在民國72年有眷舍12,612戶,據以概算桃園縣眷村約有6萬名的住戶,佔全台眷村人口數的12%,桃園縣內軍事機關及部隊多,應該有更多晚婚或未婚的官士及眷屬,則沒有機會入住眷村。
四、楊梅埔心眷村的興替
最先進駐楊梅地區的國軍部隊,是民國38年5月由舟山群島撤退來台的52軍,軍長是劉玉章將軍,軍部設在楊梅中學(現今楊梅國中)旁。國軍部隊接收埔心地區二處日遺房舍,開設一間野戰醫院及設置一個營區駐紮部隊。43年7月1日,陸軍實施大規模的整編,第52軍改編為陸軍第8軍,輪調至金門。在38-43年這段時間內,52軍的部隊曾調防澎湖及到舟山群島,在38年底時將300多位的眷屬安置在新竹市,住過學校及閒置工廠,39年9月在新竹市的軍用地興建興安新村,提供52軍眷屬居住。在當時楊梅鎮遷入的外省籍人數不多,其中有不少是故宮及中研院的員工,隨文物在楊梅鎮停留了1-2年左右,從埔心里每月人口數的異動情形,也看不出來52軍有在埔心地區安置眷屬的跡象。
民國42年金防部在埔心購地興建四維新村,43年完工分配給所屬軍官及其眷屬。43年及45年埔心的部隊移防,先後將野戰醫院及營舍改建為2個眷村。軍方選擇在埔心興建眷村,是因為此地有日遺營舍可利用,土地貧瘠價廉,比較容易取得建村的用地、且有火車站交通之便。
民國43-54年間,楊梅埔心地區依序興(改)建了四維新村(43年230戶)、光華二村(43年58戶) 、三龍新村(45年144戶、50年6戶)、敬軍新村(46年40戶)、金門新村(47年255戶)、成功新村(48年297戶)、五守新村(53年156戶)、北功新村(54年29戶)等8個眷村。敬軍新村戶數較少,49年併入了三龍新村,北功新村後來也納入三龍新村的管理。埔心地區約有1,200戶眷宅,前後約有1萬名眷村居民。
由於眷村人口激增,民國50年設立眷村小學 - 四維國民學校,以舒解埔心地區唯一小學瑞埔國校教室不足的情況。51年12月四維新村、成功新村、益新紡織廠由瑞塘里劃出,另新成立了四維里,當時全里人口為2,580人。同時埔心里劃出眷村成立了金龍里,全里的範圍包括了光華二村、三龍新村、敬軍新村、金門新村,以及文化街、茶業改良場,當時人口為2,540人。53年再增加五守新村,54年興建北功新村,59年10月全里人口達到5,347人,11月光華二村及文化街由金龍里劃出,另成立了光華里。
民國82年埔心空照圖,編號1-8號的藍線區域標示各眷村位置。
埔心眷村的建築結構為木樑柱,水泥瓦,以竹網骨架糊泥的竹編牆作為隔間,外牆則是木魚鱗板。採用這些建材成本較低,由部隊派出工兵部隊施工,工期快速,一個村子約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工。依現今的標準來看,眷村的房舍低矮狹小,不過在那個民窮財困的動盪年代,這已算是條件不錯的眷舍,對歷經戰亂洗禮的第一代眷村長輩而言,難得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落腳處,過著雖不富足但是安定、安心的日子。
埔心眷村歷經數十載歲月的風雨摧殘,到了80年代日漸老舊損壞,斑駁的外牆、擋不住大雨侵襲的油毛氈及水泥瓦,多數眷舍都顯露出疲態。這與60年代以後,台灣經濟起飛,民眾居住環境的大幅改善,兩者起落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政府在民國85年2月5日公告施行「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」,開始推動老舊眷村改建工作。埔心的光華二村及五守新村列為改建的眷村,分別在原址改建為光華國宅(86年9月12日發包,92年完工,計296戶)及五守新村國宅(86年9月26日動工,92年3月完工,計533戶)。眷改計畫原先要合併四維新村及及隔鄰工補連營區的土地為“埔心營區”國宅基地,預定在87年動工興建902戶國宅,安置四維、成功、三龍(敬軍、北功)、金門等眷村的原有住戶。但因桃園縣境內已完工的眷村改建國宅,銷售情形不佳,為消化餘屋,因此終止原計畫。93-94年,成功、四維、三龍、金門新村相繼拆除,配合政府政策部份搬遷至光華、五守國宅,而大部份的原眷戶考量分配的房型坪數較大,選擇搬遷到內壢地區的自立、精忠六村國宅。 94年埔心所有的舊眷舍全部拆除,前後51個年頭的悲歡離合及相思懷念的日子,自此成為了記憶,埔心眷村的歷史畫下了句點。
民國102年8月1日於金龍活動中心籌設埔心眷村故事館,蒐集眷村的文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