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楊梅埔心的老故事
分享至:

楊梅埔心(在眷村出現前的故事)

 

楊梅原早為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的領域,荷蘭人曾對平埔族進行人口調查,在西元一六五○年霄裡社僅有九十五人。鄭氏王朝部隊由水路於南崁港登陸,屯兵於南崁(今蘆竹區),一六八一年派遣部隊在臺灣北部開墾,並留下南崁的「營盤坑」的漢人聚落。當時的臺灣,南北之間沒有暢通的陸路的交通,推斷埔心還是無人居住的蠻荒之地。

 

清朝於康熙二十二年(一六八三年)開始統治臺灣,設一府三縣,次年設臺灣府於安平,在後續二百多年間,逐漸形成南北通行的「官道」,有了現今省道臺一線的最初雛型。。康熙三十六年(一六九七年)二月福州官員郁永河自金門搭船來臺採辦,著書《裨海紀遊》,紀錄在臺十個月的見聞。他自台南安平搭乘牛車順著沿海平原北行二十日來到淡水,第十九日行程自新竹行走近九十里到達桃園南崁,途中未見一人一屋,無一處樹蔭可避陽。


分享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