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梅埔心(在眷村出現前的故事)
楊梅原早為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的領域,荷蘭人曾對平埔族進行人口調查,在西元一六五○年霄裡社僅有九十五人。鄭氏王朝部隊由水路於南崁港登陸,屯兵於南崁(今蘆竹區),一六八一年派遣部隊在臺灣北部開墾,並留下南崁的「營盤坑」的漢人聚落。當時的臺灣,南北之間沒有暢通的陸路的交通,推斷埔心還是無人居住的蠻荒之地。
清朝於康熙二十二年(一六八三年)開始統治臺灣,設一府三縣,次年設臺灣府於安平,在後續二百多年間,逐漸形成南北通行的「官道」,有了現今省道臺一線的最初雛型。。康熙三十六年(一六九七年)二月福州官員郁永河自金門搭船來臺採辦,著書《裨海紀遊》,紀錄在臺十個月的見聞。他自台南安平搭乘牛車順著沿海平原北行二十日來到淡水,第十九日行程自新竹行走近九十里到達桃園南崁,途中未見一人一屋,無一處樹蔭可避陽。
日據時期總督府應軍事及治理的需求,拓寬基隆到屏東的道路,日大正五年(一九一六年 )將此全長四百六十一公里之碎石路定名為“縱貫道”,最初未搭橋、鋪砂石,甚為粗糙。臺一線公路海拔最高點位於楊梅埔心里(四十三、五公里處),標高一百八十一公尺。
民國六十九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、洪敏麟教授著作《臺灣舊地名沿革》記述:「楊梅地方之拓墾,以清康熙四十七年(一七○八年)客籍五華縣人古揚基、古厚基、古尾基 三兄弟之入墾為嚆矢。」為目前漢人開墾楊梅最早的紀錄。清乾隆三年(一七三八年)開始以「立石開溝」方式,作為原住民與漢人間的界線。乾隆四十六年(一七八一年)楊梅地區開始挖掘土牛溝,自新竹湖口經楊梅下四湖、楊梅高中、永平工商,連接平鎮,並搭設「掌路寮」(望樓)監控。「張路寮」為埔心最早的地名。在永平工商北方,目仍然保留一段土牛溝遺跡。
清乾隆五十年(一七八五年),前廣東省五華縣令鍾朝和與師爺溫庭協共組「諸協和墾團」申請開發楊梅,官府違法發給墾照,佃首鄭大模後代三房承接草湳坡土地。乾隆五十三年(一七八八年)原住民改漢姓。清光緒元年(一八七五年)調整臺灣行政區域,設二府八縣四廳,臺北府轄宜蘭縣、淡水縣、新竹縣、基隆廳,淡水縣與新竹縣以頭重溪為界,溪東邊的埔心、高榮地區屬淡水縣;溪西邊的楊梅、富岡地區屬新竹縣。埔心地區在清領末期,設置「頭重溪」、「草湳坡」、「矮坪仔」三庒。「草湳坡」的小名是埔心,其範圍涵蓋今日的埔心里、瑞塘里、金龍里、四維里、仁美里、光華里、永平里等七個里(小埔心)。昔日楊梅鎮民代表選舉分為楊梅、埔心、富岡、高榮四個選區,埔心選區包含十四個里,除了上述七個里,還另包含瑞坪里、梅溪里、金溪里、裕成里、瑞溪里、裕新里、三民里等七個里(大埔心)。
清政府甲午年戰敗,一八九五年與日本簽訂「馬關條約」割讓臺灣、澎湖,日軍於五月二十九日在台北鹽寮登陸,各地紛起抵抗。六月二十八日發生安平鎮抗日戰役,義勇軍重創日軍,日軍增援兵力,以優勢火力反擊,義勇軍退走,埔心也在此古戰場內。之後日本人在現今埔心公園駐紮軍隊、於治平中學設刑場,應該與此役有關,藉以威嚇、鎮壓當地居民。
清光緒十九年(一八九三年)鐵路淡新段通車,在頭重溪設站,車站旁的三元宮設立於清道光二十一年(一八四一年),供奉三官大帝,是楊梅最早的廟宇。日明治三十三年(一九○○年)於高山下自來水廠附近,設鐵路安平鎮乘降場。明治四十一年(一九○八年)縱貫鐵路全線通車,安平鎮車站移至埔心。明治四十四年(一九一一年)火車站改稱平鎮驛,同年安咸輕便軌道組合成立,人力輕便鐵道由平鎮站(埔心)通達龍潭,後來再延伸到新竹咸菜硼(關西),平鎮驛鐵路轉運能量,取代之前以人力挑運貨品至大溪,再轉水運的運輸模式。日大正六年(一九一七年)平鎮驛茶葉年轉運量到達二千九百五十七公噸,成為全臺主要的茶葉發送車站,佔全體運量的百分之三一、一二。
日明治三十一年(一八九八年)臺灣總督府為釐清土地所有權人及徵收土地稅務,成立「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」,二年後完成埔心地區土地的測量登記作業,目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仍然保存當時土地調查的文書檔案。
台北縣竹北二堡草湳坡庄土地(土名埔心)申告書紀錄摘要:土地有農田、茶園、烟田、山林、池沼地,所有人以林家、葉家、黃家、蕭家、楊家所持面積較多。土地所有權人楊其生、楊進慶在西元一九○○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陳報的理由書中寫到:「先祖楊孔成偕奕昌父子於乾隆五十一年(一七八六年)年間,向諸協和給出土地墾闢成田。」證實埔心地區的開墾,是諸協和墾之一部份。
台北縣竹北二堡矮坪仔庄土地申告書紀錄摘要:土地有農田、茶園、烟田、山林,以莊家、林家、黃家、徐家、吳家、張家、江家、胡家所持面積較多。台北縣竹北二堡頭重溪庄土地申告書,惜因破損嚴重無法查閱。
日明治三十六年(一九○三年)茶業改良場的前身「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安平鎮製茶試驗場」設立,場址位於瑞埔國小對面,現為光華二村國宅,首任主任為殖產局農商課技師藤江勝太郎(一八六五年至一九四三年)。製茶試驗場位於草湳坡庄內,卻以「安平鎮」命名。
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,「第一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」,臺灣人口三○三萬九千七百五十一人,埔心草湳坡庄及矮坪仔庄共有一千一百一十八人。
日明治四十二年(一九○九年)安平鎮製茶試驗場遷移至現址,原房舍移交「日本臺灣茶株式會社」成為安平鎮製茶工場。「安平鎮製茶試驗場」及火車站設立,是近代埔心開發的起源。
一九二○年(日大正九年)十月,臺灣行政區採「州市街庄制」,劃分為「五州二廳」,同時統一全臺地名的用字。新竹州轄一市、八郡,所屬的中壢郡管轄中壢街、楊梅庄、平鎮庄、新屋庄、觀音庄。確定了楊梅庄的行政區域,下轄二十一個大字地區。埔心地區的草湳坡、矮坪仔、頭重溪自此隸屬於楊梅庄,一九四一年(日昭和十六年)楊梅庄升格為楊梅街。
一九二三年埔心地圖上藍色縱向線條,標示埔心的古道,編號1至3是分別是今日的福德街、文化街、四維路。四維新村超寬的大馬路,原來是埔心的古道之一,這或許是金防部在埔心興建眷村時,選址購地的考量因素之一。
日昭和三年(一九二八年)三月在埔心設立楊梅國小分校,昭和八年(一九三三年)三月獨立名為草湳坡國民學校,後來更名為大和國校,民國四十一年八月更名為瑞埔國民學校。
日大正八年(一九一九年)安咸輕便鐵道公司,由臺灣鐵道株式會社併購。一九三○年代,公路品質逐漸改善,汽車貨運及客運產業崛起,公路運輸取代埔心火車站鐵運的功能,輕便鐵道漸漸沒落。安咸輕鐵的軌道拆除後,路基成為埔心的中興路。大正十五年(一九二六年)埔心人口為二千六百九十二人。
日治初期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曾有一篇類似大內宣的報導〈滄桑一變〉曰:
自清時其地遼寂。明治三十三年土地遼闊。產米頗優。茶樹不少。而村莊所有貿易,咸仰給於中壢楊梅壢焉。輪站雖設。而風氣未開。該站依然蕭條景況。數椽芽屋小商而已。迨明治三十五年十二月創築製茶試驗場。三十七年該場職工頗多。而小肆生意暢達。貨物漸充。風氣漸活。三十八年新築店屋數椽。貿易時盛。至今改築新建。毗連直接。煥然一市。商買雲集。貿易漸盛。因每季製茶之出入。備工之長住。茶葉之交易。玆則日滋月盛。突然變態。前後殊形。將來安龍便道造成。依山傍海。產物匯粹。藉輪路之搬運。必不遜於他方。現在店屋續構。商買雲集。有蒸蒸之勢。
這篇報導提到的「安龍便道」,是安咸輕便軌道安平鎮(埔心)至龍潭間路段。世聯倉儲黃仁安董事長回憶一九四○年代的埔心,僅有火車站附近五○公尺內有商家,景況與一九二三年繪製的草湳坡庄地圖相差不多,埔心日後的發展,並未如「蒸蒸之勢」的預期。吳聰敏著作〈從平均每人所得的變動看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〉一文中,所統計臺灣生產毛額,一九○○年為六○○元,逐年成長到最高點一九三六年~一二○七元,再降至最低點~一九四五年四二八元。
安咸輕便軌道開通後貨物轉運,以及約有六間茶葉加工廠的設立,曾帶來埔心繁榮的機會。不過,安咸輕便軌道組合的股東及茶工廠的投資人,多為外地人,資金的流向不會進入埔心。公路運輸興起,失去物流商機,加上土地貧瘠,水利未興,日治後期埔心經濟發展受限,由近百年的人口統計可見一斑。
一九三七年 (民國二十六年、日昭和十二年)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為支應龐大的軍費,八月七日眾議院通過《北支事件特別税法》,增加稅目,至一九四一年接連四次增稅,人民稅賦沈重。臺灣人民百分之七十以務農為生,一九四五年全臺農產產值,僅達一九三七年產值的百分之四十九,農民的收入大幅的衰退。日本殖民政府壓低徵收稻米、蔗糖的價格;專賣制度收購樟腦、菸草、粗鹽價格亦低廉,在戰爭時期臺灣民眾的生活普遍困苦。
臺灣光復初期,埔心草湳坡庒及矮坪仔庒改編為草湳坡第一里、草湳坡第二里,頭重溪併入了楊青里。
民國三十七年,「草湳坡」被以話音不雅,在第一屆鎮民(代表)大會上跟其他各里一起改名,草湳坡第一里改名「坡仁里」,草湳坡第二里改名「坡義里」;三十九年,再改坡仁里為「埔心里」、坡義里為「瑞塘里」。瑞塘里名推測跟該地早期有許多陂塘有關。
埔心林家的祖先是由北桃園來到平鎮的八角塘定居,再擴展到草湳陂開枝散葉。四維國校首任教導主任林於亮先生表示:早年有一條小溪流經現今仁美國中南方山麓,經美亞鋼管廠流到「草湳陂」,附近地勢低窪地,周圍土地溼軟而泥濘難以通行。多雨時期深可埋沒水牛,乾旱時期,地面乾涸出現大裂縫。民國四十八年美亞鋼管廠建廠之後,這條水脈被截斷,埤塘現在成為貨櫃場及梅獅路。
民國三十九年國軍第五十二軍接收安平鎮製茶工場及日遺軍營,製茶工場先改為野戰醫院,四十三年再改建為光華二村;日遺軍營駐紮一個步兵營,四十四年部隊整編調離,四十五年營舍改建為三龍新村,之後營區中央的操場及四週空地,陸續興建了敬軍、金門、五守、北功等四個眷村。國軍來臺後,選擇在埔心興建九個眷村,究其原因,一是有日遺的房舍及土地可以無償運用,二是地價便宜,三有鐵公路交通便利。